家文化

中国传统家文化:地位、内涵与时代价值

文/陈延斌  陈姝瑾

[摘 要]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中华民族家文化由家训(家教)文化、家礼文化、家德文化、家风文化、家史文化、家法文化、家学文化和谱牒文化等构成,内蕴极为丰富。传统家文化的各个构成部分虽然维度和分类不同,但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形式上交叉互鉴,在功能上彼此为用、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家文化的大厦。传统家文化不因时代变迁而失去其积极价值,可以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家文化、涵育家庭美德和处世道德、推进家庭礼仪文明提供丰富滋养。吸取传统家训文化的教子智慧,借鉴传统家文化教育载体也可以用来助力今天的家教和家庭家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中华文脉,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2]。家训、家礼、家风等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治家、齐家、教家的重要制度文化,也是新时代优良家德、家风培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丰富滋养。

一、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家文化是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文化样态。中国传统家文化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家庭的产生发展而演进。因而,父祖长辈对于子孙的教育除了遵循一般的社会要求之外,还深深地打上了家庭、家族的独特烙印,并在世代延续、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累积下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家文化。[3]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产生,植根于家族制度,“血亲关系是家国同构社会的基础。这种纽带把家庭与家族联结在一起,而不必依靠法律和行政管理的强制。这种家族产生以后,为了维系族人正常生活,延续宗族,就有了家庭管理、成员关系调节、子女教育等问题,这就有了教家、治家的家范和宗规、族训,形成了家族的家风。”[4]家训家风如此,家礼等其他家文化也是因此而产生和发展的。

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何种地位?这个问题必须与中国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认识。

第一,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得家文化成为国文化的基石乃至核心。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如此重视家文化,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家庭及其文化与西方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迥异。众所周知,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显著特征。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家庭家族是国家和社会的缩小,国家和社会是家庭家族的扩大,家庭家族的兴衰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这种家国一体的结构,使得家庭生活中“始于事亲”的“孝”,可以“中于事君”(《孝经·开宗明义》),“移孝作忠”,“资父事君,忠孝道一”(《三国志·魏志·文聘传》)。因此,在这种社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演变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家国一体的文化。“家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是其极为重要的基本构成甚至核心内容。”[5]

第二,家文化是修齐治平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这段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修养与齐家、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古圣先贤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内在逻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因此,“家文化”构成了“国文化”的基石。也正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虽然具有宗法的局限性,但对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家文化绝不仅仅限于家庭,中华民族的其他文化多是由此发端并往外发散的。

第三,家文化是社会教化的始点和基础。如果说国文化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稳定政治秩序的需要,那么家文化则更侧重于乡土中国与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规范、道德教化和行为指导,并由此延展至整个社会,协同国家礼法等文化,建立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规范体系与伦理道德秩序。正因为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对一代代中国人来说,教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易经·家人》)的理念根深蒂固。唐朝名相张九龄《千秋金鉴录》认为:“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6]家庭的教化对个人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并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端本澄源”。做过帝师的学者魏象枢说:“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在家则光前裕后,在国则端本澄源。十年之后,清官良吏,君子善人,皆从此中出,将见人才日盛,世世共襄太平。”[7]卷三《奏疏》正由于以“整齐门内,提斯子孙”为宗旨的家文化,核心始终是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立德、为人处世展开,与整个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鲜明特征紧密相关,故历来受到国人的重视,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少封建帝王还亲自撰写家训训诫子孙,甚至刊布天下,教化民众。

(二)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家训、家风、家德、家礼、家法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家文化促进了儒学的广泛传播,推进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和社会化。“特别是宋明以来许多世家大族竞相刊行本族家训及历代名士家训文献,通过家训载体使儒学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此外,有些家训著作还被作为私塾蒙馆对儿童教育的启蒙读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学的社会化。”[8]

其次,家文化维护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传统中国农耕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体现在:一是家长的训谕和家文化的熏陶,较之他人教诲和学校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易于入耳入心,这就使得家训家礼文化在教化和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传统社会家庭和家族生活的稳定;二是“它促进了宗族共同体的稳定和发展,封建政权的统治又通过宗族共同体深入了乡间基层,许多矛盾都化解于家族内部,这一切都使得封建社会的延续得到了可靠的保证”[9];三是传统家文化基本上都倡导扶助族众、和待乡曲、周恤贫困。这些慈善教化和实践,显著地推动了中国农耕文明的进步。最后,家庭成员在家训、家德、家礼、家法的引导规范和长期熏陶之下,形成了亲睦家齐、宽容待人、平和处世、乐善好施的良好家风,这反过来又作用于民风世风,对民众的感情心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达到了所谓敦风正俗的目的。当然,家文化作为农业———宗法社会中生长发达起来的伦理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意识形态的家庭化,因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以封建地主阶级的纲常礼教轨物范世,稳固了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秩序,某种程度上延缓、滞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塑造出了一批批唯封建伦常是从,甚至‘愚忠’‘愚孝’的庸碌之辈和‘贞女’‘烈妇’等牺牲品”;[9]它强化了国民的盲从心理;培植了浓郁的重农抑末观念与安土重迁的乡土意识;宣扬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和守分安命的宿命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进取精神;长期濡染所积淀下来的盲目顺从、固守忍让等民族心理至今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这些内容在传统家文化中所占比例很少。

二、传统家文化体系的丰富内蕴与结构关系

较之世界其他民族,我们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功能完备、地位独特,是其他民族家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一)传统家文化体系的丰富内蕴

中华民族家文化由家教(家训)文化、家礼文化、家德文化、家风文化、家史文化、家法文化、家学文化和谱牒文化等构成,内容极为丰富。

家训(家教)文化。家训也称家诫、家规、家范、族规、族训等等,主要是父祖长辈对家人和子孙的训示教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的家训名称达二十种之多,家训的“基本载体有两类:一是族长或家长撰写、制定,有较强的教化意义和规范作用的家规、族训或家教文献;二是对家人子弟进行的家庭教化、训诫活动。前者是文本,后者是教化活动实践,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彼此为用。[8]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只不过有些以文本传承,有些则是言传身教。家训既是居家生活的教科书,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

中国家训教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周文王临终前给武王的《保训》算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此后经过历代发展、流传,传统家训资料更是卷帙浩繁。从家训的作者看,既有君王帝后、达官显宦、硕儒士绅,也有农夫商贾、普通百姓。从家训的内容看,几乎涉及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家长治家处世的经验传授,也有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之谈;既有历代先贤大儒教导语录的汇编,也有名人模范事迹、美德懿行的辑录。”[8]

家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家训文献、家训教化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文化样态等,其中每个组成部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十分丰富。仅就文献形式的家训文化而言,按照内容就可以分为家训专篇、诗词歌诀、家训书札、谱牒家训、家礼家仪、家训轶事、堂号字辈等;物质形态的家训文化就有民居建筑、庭院设计、雕塑石刻、楹联匾额等等。虽然传统家训内容极其丰富,但核心始终围绕睦亲治家、为人处世、教子立身展开。“就睦亲治家而言,既有父子、夫妇、兄弟谨守礼法、各无惭德的居家之道,也有持家谨严、勤俭睦邻的治家之法。就为人处世而言,大致包含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救难怜贫、体恤下人的人道思想,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理念,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爱物、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就教子立身而言,主要包括涵养爱心、蒙以养正、励志勉学、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自立于世、奉公清廉、笃守名节、勤谨政事、报国恤民等规范和教化内容。”[10]

家礼文化。家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礼指家庭生活中的礼俗、礼仪规范和家庭道德生活规范准则;狭义的家礼,则是有别于家德规范的家庭礼仪。“家训类书籍常对家庭内部的礼仪规范等内容作专门规定,家礼文献中对伦理观念的探讨也极为常见。因此,讨论家礼问题,必须兼顾其他家训、家教类材料。”[11]家礼也是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俗等构成的礼文化体系。家礼作为一种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可以称作“家礼文化”。家礼文化是“传统家礼在价值理念、仪式、制度、器物以及教化等行为活动等多层面的体现,本质上是家礼因载体、形式、媒介不同而以多种形态呈现的一种文化样态。”[12]“礼,门也。”(《孟子·万章下》)礼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门径。尽管学者们对礼的分类不同,但以冠、婚、丧、祭、通为主体的家礼始终是历代礼家关注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宋朝以降,家礼更是受到空前重视。“家礼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培养其家庭伦理观念和礼仪修养。相比‘家法’‘族规’‘家训’等其他家文化形式,传统家礼更具有仪节的庄严性、礼义的教育性和制度的规范性等鲜明特点。从‘教训正俗’之仪度看,家礼是伦理规范的一种表达形式;从‘道德仁义’之义理看,家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培养路径。这种集伦理规范与道德理念于一体的家礼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和家族生活,成为中华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12]

家德文化。家德即家庭道德,是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家德文化作为一种道德文化现象,主要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六亲”之间的关系,即家德主要规范和调节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姊妹(妯娌)的道德关系。家德虽是私德,但往往决定着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我国古代德礼并重,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义廉耻,个人不仅应当遵守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规范,也必须注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修养,即“五伦八德”是家德的基本内容。司马光《家范》强调要“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即对家人子弟要教之以礼、训之以义;陆九韶《家制》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几乎传统家训文献中都强调加强家庭成员家德修养和教化。传统家文化中的家德规范,往往体现在家训族规、家礼家仪以及谱牒之中。

家风文化。重视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家风文化构成了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13]颜之推曾谈及家教家风对其家礼修养的重要影响,他说:“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颜氏家训·序致》)颜子推直言颜氏家族整密的家风家教,使其自幼便蒙诱诲,温凊定省,言谈举止,莫不谨守家礼。“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4]良好家风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家人、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先辈的优良品德和优良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发挥约束和激励家人行为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的“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轨物范世的可贵镜鉴”。[13]

家史文化。家史是家庭或家族的历史,是记载一个家庭或家族繁衍生息、世系演变、居地迁徙经历的史志性文体。家史一般以谱牒、家训、族规和祠堂文化等载体传承下来,家史与家训、家礼一样,也是家风文化的载体。家史撰写盛行于六朝,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列举过历史上的几部家史著作:“若扬雄《家谍》、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史通·杂述》)家史通过记载家族历史和家族典范人物的事迹,发挥教育家人族众、弘扬家族优良传统的作用。

家法文化。广义的家法是家族治理的礼法,狭义的家法是指规范和调整、处理家庭或家族成员关系的强制性制度规定。家法不仅稳定了家族秩序,而且促进了家族自治,支撑了家德和家风的培育,也成了国家法纪的重要补充。

家学文化。“家学渊源”通常用来形容父祖辈学术、技艺或文化传承对后辈成就取得的重要影响。

我国的家文化特别注重积累、传承,家学渊源使得子弟较早进行文化的开蒙教育,精湛的器物文化、艺术创作技能依靠家庭代代相传,学术研究及其思想理论成果在家族后代子孙的传承中发扬光大。班彪与儿子班固、女儿班昭都是史学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都是书法大家;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大家……中国文化史有不少家族一门数杰、人物代出。家学的积累和传承,在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谈及士族家风与家学关系时指出:“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15]

谱牒文化。谱牒也称家谱、家乘、家传等,是记载家族血缘关系和世系传承的文献。“谱牒主要由表、牒、图、传等组成,内容为族姓源流,世系辈字,郡望支派,移住始末,恩荣表述(制诰、族节、恩例、进士),祠堂家墓(族规、祠产、义庄),家传著述和家训等。”[16]谱牒起到了明血统、序昭穆、传家史的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一般认为,北宋欧阳修、苏洵编撰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两部家谱,奠定了后世民间家谱的基本格局。朱熹在所作《王氏谱序》中,进一步对家谱修纂做了规范,明确主张将‘祭祀’纳入家谱体例。

随着家谱修撰范围的扩大,其社会教化功能愈加彰显。”[12]

谱牒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不仅可以发挥和睦族众、患难相恤的作用,而且是维系海外华人华侨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还可以通过谱牒中的家规家范、家族典范人物的品行事迹起到教化族众、化导民风的作用。

当然,主要发展传承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家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纲常礼教和唯心主义等糟粕。譬如,有些家训、家礼的文献推行臣子服从君父、卑幼屈从尊长的愚忠愚孝伦理观念和奴化教育;宣扬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及听天由命的宿命论、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观念;倡导男尊女卑、歧视妇女的封建纲常和“三从四德”“烈女不更二夫”的迂腐观念;灌输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和鄙视劳动的名利思想;实施专制主义与棍棒教育等等。[17]无疑应坚决摒弃这些糟粕并肃清流毒。

(二)传统家文化体系构成各部分的关系

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各个构成部分虽然维度和分类不同,但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形式上交叉互鉴,在功能上彼此为用、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家文化的大厦。“家训家教文化,侧重于对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指导,是思想道德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家德文化重在调整家庭成员关系,规范和保障家庭生活的进行,也对成员的道德品行产生重要影响;家礼文化以制度方式维护家庭人际关系秩序,增强家训家教的训诲成效,促进家德、家风的形成和巩固;家风文化表现为家庭风貌、习气,是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整体呈现。

家学文化主要通过文学、史学、医学、艺术、技艺等成果成就体现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光大,同时对家风起着积极的作用。”[5]家法文化,则是家文化教化和家风培塑、传承的重要保障。谱牒文化不仅有利于凝聚族众、周亲恤族,而且在实现家族自治、推进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传统家文化的时代价值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的家”是中国文化的“要领所在”。[5]源远流长的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一块瑰宝,是新时代家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8]今天的时代虽然根本区别于传统社会,但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和社会“重要基点”没有变,家庭在孩子成人成才中所承担的职能没有变,这就决定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血脉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家文化,在中国当下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新时代家文化建设的丰富滋养。

从现实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家文化也是当前家庭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剧,社会节奏和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很多人远离故土在外工作和生活,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的基本结构,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比例极低,致使家庭教育严重削弱。家族中传承下来的一些良好的家风、家规、家礼等家文化濡染功能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孝道衰落、家庭暴力、婚外恋情等违法悖德事件屡见不鲜;家教不严引发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违法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重智轻德、重养轻教、子女叛逆以及代际矛盾、代际剥削等现象日益突出。 这也迫切需要我们从民族数千年传承的家文化中去汲取智慧,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家文化提供借鉴。传统家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家风文化的丰富滋养。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端蒙养、重家教,良好的家训家教和家礼家德有利于引导家庭成员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形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勤俭持家、和睦友善的家庭风尚,不仅会使孩子如沐春风,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效,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形成守护个人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使得良好家风反过来促进民风、世风的净化和优化。

笔者在全国范围进行的调查,充分证明了传统家训家风等家文化的重要价值。[19]家风淳正,民风归厚;家风隳坏,贻害社会。以家训、家风、家礼、家德、家学等在内的传统家文化,“其有关立德修身、齐家睦亲、蒙以养正、扶危济困、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精华,我们应当高度珍视、认真挖掘,将那些仍然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吸纳借鉴于今天的家风建设和家庭教化。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家风文化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需要我们根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批判地吸收借鉴”[13],转化为新时代家风培育和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营养。

第二,汲取传统家训文化的教子智慧。前文述及,伦理道德教化是家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家训教化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亲睦邻、立身修德、谦恭处世等伦理道德准则,熏陶出品德高洁、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名臣贤士,促进了家国整合机制的巩固。可以说,家训族规作为国家法的重要补充,发挥着维护家庭宗族稳定、调控民间社会秩序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8]由于传统家训文化是父祖长辈对家人、子弟的训诫告勉,因而板着面孔说教的、陈腐的东西就少得多。“无论是治家齐家的经验传授、对子弟修身做人的训诫,还是对家人处世哲学的指导”[20],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扬弃来为我们今天所用,特别是其中卓有成效的教育路径、方式方法,充满教育智慧,更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借鉴家德文化涵育家庭美德和处世道德。

庭院文化、中堂文化、祠堂文化、谱牒文化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仍然对家庭礼仪、家庭道德教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前文所述祠堂、中堂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和仍具时代价值的牌坊碑刻、楹联匾额、书法艺术,庭院建筑的雕塑绘画、装潢寓意,谱牒中的家规族训、堂号字辈、先贤事迹都可以扬弃来古为今用,其中蕴含的父慈子孝、夫义妇敬、兄友弟恭、亲睦家齐等家庭伦理,以及立德修身、报国恤民、公益慈善等道德教化的内容,都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合理地吸纳。此外,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处世教化中,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救难怜贫、体恤孤寡的人道思想,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爱物、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理念等都可以合理吸纳。[21]

第四,借鉴传统家礼构建新型家礼文化,推进家庭礼仪文明。前面说过,传统家礼家德是维持家庭家族秩序、调整家庭成员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传统家礼中的冠礼,是古代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礼仪,其冠礼仪式和“冠礼礼义中浸润和倡导的修身之德、成人之责、立世之道和感恩之心,仍然是新时代青少年成人成才所需要的必备素质”[22],我们今天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担当“成人之责”的角色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其家庭道德和文明素质,促进健康向上的道德人格的养成。

传统家礼的冠、婚、丧、祭礼仪和通礼,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礼义之邦”形成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的礼仪文明建设,尤其是家庭礼仪建设,应该在批判继承传统冠、婚、丧、祭礼仪和通礼的基础上,挖掘这“五礼”礼义的积极内涵和礼仪程序、仪式的合理部分,为创制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新时代的家庭礼仪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缘情制礼”与“礼以节情”并重,实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社会礼仪文明进步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光明日报,2011-10-19(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3] 陈延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 陈瑛,陈延斌,孙云晓,等.梁枢: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家训文化与家庭建设[N].光明日报,2015-08-31(16).

[5] 陈延斌,张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56-66.

[6]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一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6.

[7] 魏象枢.寒松堂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 陈延斌.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N].光明日报,2017-04-26(11).

[9] 陈延斌.论传统家训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江海学刊,1998(2):119-122.

[10]陈延斌,田旭明.中国家训学:宗旨、价值与建构[J].江海学刊,2018(1):216-221.

[11]陈延斌,王伟.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10.

[12]陈延斌,王伟.传统家礼文化:载体、地位与价值[J].道德与文明,2020(1):124-129.

[13]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J].红旗文稿,2020(6):33-35.

[14]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1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6]周振鹤,刘耿生等.谱牒:一家之史,亦国之史[N].北京日报,2013-04-15.

[17]陈延斌.中国古代家训论要[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125-128.

[18]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2).

[19]张琳,陈延斌.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6(8):98-104.

[20]陈延斌.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J].高校理论战线,2002(7):36-39.

[21]陈延斌.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1(4):51-53.

[22]陈延斌,王伟.传统冠礼及其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20-09-06(11).

 

作者介绍: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姝瑾: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