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

家书文化融入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张 丁

 

摘要:作为家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家书贯穿了家庭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家庭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伦理是家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规范,包括亲爱子弟、孝亲敬老、兄弟友爱、夫妻恩爱等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体现在日常语言和行为上,也体现在一封封的家书中。自古以来,家书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沟通交流,而家书在沟通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破解家庭教育难题的一把钥匙。家书与家教、家训、家风紧密相连,互为交叉,是涵养传承美好家风和进行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书文化 新时代  家庭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家庭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在探索家庭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把传统家书文化融入家庭建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


家书是家庭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人重视家庭,也重视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以家庭成员为核心、维系家庭繁衍生息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内涵、外延极为丰富,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也包括学习、教育、婚恋、交往等生活方式,以及观念、家训、家风等价值观。

家书是家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既是一种生活用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所留下的信纸、信封等实物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信中的称呼、礼仪、内容、思想,则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行使着家教、家训的功能,成为传承家风的载体。由此看来,家书贯穿了家庭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家庭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前电子通信时代,游子离家远行,主要依靠一封封书信与家人联系。父兄教导子弟,会写下满纸的叮咛;军人征戍边关,更显烽火家书抵万金的珍贵;文人交流唱和,也会写下一封封书信。千百年来,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家书文化。那些历经岁月侵蚀保存下来的家书实物,是一代代家人和亲友书面交流的痕迹,年代久远的,已经成为文物,年代较近的,也成了家书文化的绝响,它们不可再生,已成为需要抢救和保护的文化遗产。从内容和情感来看,无论是简牍帛书,还是纸简书翰,家书里不乏柴米油盐和社会风云,生活的苦辣酸甜、内心的牵挂思念,亘古未变,虽历经千百年,仍能打动你我。家书的格式、礼仪等写作技巧,则属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范畴,需要大家共同来实践传承。

鉴于家书文化具有双遗产属性,2005年初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机构牵头,发起了一场“抢救民间家书”的公益文化项目,项目宗旨是尽可能广泛收集散落在海内外的中国家书,进行集中科学保管和系统整理,利用展览、出版等宣传形式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为当代家庭文化建设服务。征集抢救民间家书得到海内外的积极响应,三个月征集八千封,一年征集2万封,两年征集4万封。

2006年5月,首批80封民间家书入藏国家博物馆,这是普通百姓所写的家书首次进入国家最高文物殿堂,具有象征意义,说明老百姓的家书也有重要收藏价值。2009年5月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抢救获得稳定发展的平台。2013年6月,张丁负责申报的《中国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与抢救性收藏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说明民间家书同样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并被国家最高科研平台所承认。2016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批准成立了家书博物馆,并在北京市文物局备案。这是全国首家家书博物馆,标志着我国家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了专业的机构,普通人的家书有了一个“家”。

2015年在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著名论断,此后我国家庭文化建设进入快车道。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在第13条提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家书文化,并且与家风家教联系在一起,说明家书文化在家风家教的培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各地在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更多注重家书文化的重要性,推出了家书写作、征集、展览、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家书是家庭伦理的书面表达

家书最重要的功能是沟通信息、表达情感。家人之间的情感统称亲情,主要包括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训导,晚辈对长辈的感恩孝敬,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互助,夫妻恋人的爱恋深情。亲情的表达蕴含了家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那就是理解、信任和爱。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家庭和睦,保持家庭的和谐运转。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人应该如何相处呢?这就需要一套家庭伦理来约束。

伦理一词,初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伦: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语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人与人之间应遵循“五伦”,即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关系,这就是儒家所主张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在“五伦”中,有三伦即父子、兄弟、夫妇是规范家人的,这就是家庭伦理。 为了维护家庭伦理,我国古代儒家有“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等道德规范,反映在家书中,则被称为“书仪”,也就是说,写作家书时,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式。

书仪的盛行主要在魏晋至隋唐五代,延续到宋,后世虽然已没有多少专门的此类著作,但是受到书仪的影响,家书的写作规范依然延续下来。“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因此,家书的写作有一套繁琐的规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种规定大大简化,但也基本遵守尊老爱幼、兄弟友爱、夫妻恩爱的家庭伦理。

孝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理念,用来调节家庭关系。传统伦理要求在一个家庭里长幼有序,敬老慈幼,因此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人子之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世,守孝三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等,都是传统孝道的体现。

然而,作为人子,不可能终身守护在父母身边,总要外出求学、经商、做事,因此很难恪守传统的孝道。特别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那种欲孝而不能孝的矛盾和挣扎普遍存在于每一个游子心中。

家书是游子与家人沟通联系的纽带,游子离家远行,三餐冷暖、生死安危,无不牵动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的心,因此父母的家书往往充满了关切问询、嘱托叮咛;对于羁旅外乡的游子来说,无论是萍踪漂浮,还是落脚安身,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的音讯、亲人的消息,包括家乡的阴晴圆缺、物价收成,越详细越好,所谓“家书抵万金”就是乱世游子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呼唤。对于游子来说,家,就是自己永远的大本营,是远方的希望,归家不得,只能借助一纸家书抒发胸中块垒。因此,在家书中常常表达的情感就是对家中情形的牵挂、对父母等亲人的思念,总希望家中诸事平安,父母等各位亲人身体健康,大本营安然无事。

思亲感恩、孝亲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它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语言和行为上,也体现在一封封的家书中。

20世纪20年代,因父亲和伯父早逝,河南渑池的衡维权、衡维屏兄弟二人与母亲和伯母生活在一起。1921年6月底,衡维屏辞别亲人,赴洛阳读书。到洛阳后,他给兄长写了一封长信,除了报告近况、牵挂家事外,痛陈自己远离家乡,不能侍奉两位老人的矛盾心理,请求兄长代为尽孝,字里行间充满对两位老人的无限牵挂与对兄长的感激之情。其中说:“加之伯母年及古稀,正在可喜可惧之候,母亲寿亦五旬,又为多愁多病之身,正宜朝夕侍侧,左右奉养,少慰高堂之心,略尽人子之分,此弟之所不可出学者二也。”1922年,衡维屏参加了陕西陆军,历任司书、参谋、书记长等职。可惜,天不假年,年仅24岁就不幸去世。所幸他留下了亲笔书写的70余封家书,经其兄长、侄子、侄孙三代精心保存,成为衡家的传家之宝。2005年,衡维屏的侄孙衡声晨先生把这批珍贵的家书捐给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如今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成为传承敬老慈幼、明礼感恩家风的生动教材。

《抗战家书》一书收录了著名抗战烈士李云鹏的两封家书,均表现出他对于父母、祖母等家中长辈亲人的挂念和思念。“儿现在心目中所最挂念者,以我年老悲慈之祖母。儿离家时,祖母曾染重疾,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体健康否?不知祖母饮食起居怎样?”李云鹏是著名抗战英烈集体“刘老庄连”的指导员,江苏沛县人,1939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进入湖西人民抗日义勇二总队第五大队、八路军115师685团、苏鲁豫支队。1941年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政治指导员。1943年3月18日,在淮阴刘皮镇西南刘老庄,他与全连82位战友一起抗击日寇的多次进攻,全部壮烈殉国。

《抗战家书》中还收录一封八路军战士刘中新写给母亲的家书,真实记载了一位远离故乡的军人对母亲等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现在也不知道我弟昌枱还在家里没有?儿在外挂念。所以我不断梦见我妈妈和我的弟弟。” 刘中新是一位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又走上抗日前线的红军战士,离家遥远,归家不得,通信也不方便,以至于他渴望知道家里的消息,每天都在盼望家人的来信,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见。可惜的是,刘中新最终也没能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没能见到自己魂牵梦萦的妈妈和弟弟,家人则一直保留着他寄来的4封书信,在字里行间寄托对他的思念。

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顾不上对父母等家人尽孝,这是一种大孝。和平建设时期,也有许多为了国家利益而抛家舍业的建设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数万名白衣卫士离开家人,走上与病毒搏杀的战场,同样是一种大爱情怀。尘埃落定,岁月流转,他们所留下的一封封家书,仍在向人们展示着那些刻骨铭心的思亲话语,诉说着那些感天动地的大爱故事,历久弥新。


家书破解家庭教育难题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长辈对于晚辈的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称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并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最为关键,而且延续的时间最长,有的可能贯穿一生。自古以来,家书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像诸葛亮诫子书、郑玄诫子书、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成长。

(一)利用家书进行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

1.家书的核心理念亘古没变

家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真,含义就是真实、真情。家书里说的话、写的字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所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不是虚伪的。家书传递的是人间真情,是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往今来的家书里,我们发现,尽管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家书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家书中所传递的真实、真情的核心理念没有变,人们对真、善、美的表达始终没有变,家书的教育功能始终没有变。在内容方面,都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何修身、如何持家;在情感方面,一样是父亲对于儿子的谆谆教导、殷切期待;一样是兄长对于弟弟的关怀备至、推心置腹;一样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关心惦念、感恩孝敬。他们交流的这些话题和情感,不就是现在我们家人之间交流的话题和情感吗?所以说,从古至今,家书的核心理念没有变,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

2. 交流沟通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

不仅家书真实、真情的核心理念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家书这种交流方式也在我们身边,我们只需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完成一封家书。只要我们肯坐下来,只要我们肯静一静,只要我们肯拿起笔,只要我们肯思考,我们就能写出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那么,家书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家长,对象是孩子,环境是家庭,优势是亲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通过亲子沟通来实现的,家长要在与孩子进行亲情沟通时实现教育的目的。沟通好了,自然也就收到了教育的效果,沟通不好就教育不好,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重点是交流沟通。能否把亲子沟通的优势转化为一种教育,值得每一个家长思考。在对一系列家教失败的案例总结后,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沟通方面,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就产生了隔阂、矛盾,更谈不上有效的教育了。甚至有些家长因此放弃了教育,任由孩子自我成长,直到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

当今,手机、网络,地铁、飞机、高铁,看起来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了,但是心理的距离却不断疏远。有多少家长能够抽出时间,与孩子坐下来面对面聊聊天、交流一下思想呢?又有多少人还能与亲友经常见面,坦诚交流呢?更别提静下心来写一封信了。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沟通不畅的难题?我们发现,家书是一个理想的方式。

就沟通交流来说,家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一,家书属于书面交流,相比电话、音视频通话更理性。第二,家书是双向交流的载体,是两个人真正的内心之间的交流。第三,家书文体不限,内容丰富,进入门槛低,可无限延展其可能性。

3. 坚持写家书对孩子成长大有裨益

(1)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

写信,文体自由灵活,是锻炼书面表达能力的绝佳途径。大凡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到信中;写的时候可以记叙,可以说明,可以议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既可以描写风景,也可以刻画人物,还可以评论时事;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书面表达能力就会明显提高。所以,培养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信是比较好的途径。

2)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写信不同于面对面的说话,也不同于碎片化的手机网络交流,不是随口就说,说完就算了,它有一种仪式感,是需要静下心来,用心思考来完成的。坐在桌前,铺开信纸,拿起笔,要给亲人写封信,首先要考虑,写给谁,怎么称呼他,要与他说些什么,怎么说出来?这些话要落实到文字上,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封信的主题是什么,怎么结尾,怎么落款,还要写上日期,这些步骤事先都要考虑的。所以写信是放松身心、整理自己言行和思想的一次机会。长期坚持写信,能够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孩子诚信、友爱、真诚、善良的个人品格

坚持写信能够培养孩子诚信、友爱、真诚、善良的个人品格,能够使孩子明辨是非善恶、养成健全的人格。因为写信是一种契约行为。两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流的结果或者达成了某种愿望、某种妥协、或者形成默契,这种交流是通过书信来实现的,双方都签了名字,写了日期,并且进行了交换。我的信在你手里,你的信在我手里,立此存照,这不就是一种契约吗?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促使我们信守诚信。作为家长,我给孩子写了一封信,那么孩子也要给我回一封信,这是必须的。同样,如果孩子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家长也一定要给孩子写回信,因为这是一种契约,必须要讲诚信。

在家书中,我们交流的是学习、读书、生活、思想,我们传递的是爱,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子女对父母感恩的爱,是兄弟姐妹之间亲如手足的友爱。秉持家书真的原则,双方真诚交流,共同进步。

家书的本质是交流,常写家书才能增进交流。坚持写家书,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大有好处。同时对于亲子关系、对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大有裨益。大量案例证明,家书是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把钥匙。

案例一: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有两位杰出的兄弟校友戴宏杰和戴宏力。哥哥戴宏杰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戴宏力1987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两人本科毕业后赴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戴宏杰现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纳米技术专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即“四院院士”?,也是唯一入选的华人科学家。戴宏力现为美国苹果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拥有多项美国国家发明专利。

兄弟二人离家求学期间,与父母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这些家书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历程,也隐藏着他们的成才密码。多年以后,他们的父亲戴次一把这些家书编辑成册,以《兄弟家书》公开出版。该书收录了宏杰、宏力兄弟在国内读大学和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与父母的通信及兄弟之间互通的书信共312封,留下了80―90年代青年学子的奋斗轨迹。内容涉及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两代人关系等等,在爱国、励志、诚信、守纪、刻苦、勤劳、节俭以至爱情等方面,都能给人以启迪。同时,家书中既有父母对儿子不厌其详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又有父母与儿子之间的谈心与交流,也不乏儿子对父母的建议,字里行间充满民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不愧为戴家进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

案例二:

南通大学教授姚馨丙,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的妻子王胜士是中学高级教师,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他们有一双可爱的儿女,是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1991年至1996年,儿子女儿在外地上大学期间,乃至毕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全家受亲情驱使,坚持每周写一封书信,从未间断,日积月累,共留下家书975封,装订成17分册,约150万字。

儿女大学毕业后,均在事业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儿子姚远为全国首批只有31人的高级工业设计师之一,2019年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设计70人”表彰,2022年被广东轻工学院选聘为教授。女儿姚芳为高级保险经济师,2020年任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2016年5月,姚馨丙老师家庭入选南通市二十佳“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当年11月,姚馨丙被评为南通大学“增添正能量”十佳人物。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姚馨丙被学校离退休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案例三:“一封家书”的教育实践

201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家长大会发出了“一封家书”主题教育活动的倡议,倡议广大家长主动给孩子写一封信,用家书改善亲子关系。

为响应此项倡议,河南范县教育局发出通知,从2019年寒假开始,倡议全县的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家书,也欢迎孩子给父母写信。寒假过后,收上来家书10万封,他们搞了家书展览、家书评比、家书朗读、家书情景剧等一系列活动。范县教育局还开发了“一封家书”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写家书。2020年寒假,县教育局再次倡议,结果又写了10万封,两年写了20万封。范县总共才有50万人,写家书的占了近一半。而且写家书的对象进一步扩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给孙子孙女写上了家书,婆媳之间也写了家书。县领导认为这是好事,发动政协委员每人都写家书。就这样,在范县营造了读家书、写家书、评家书、展家书、演家书的氛围,使该县的教育生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连带家风、政风、党风、民风都发生了改变。关于写家书的效果,他们总结了四句话:老师留下不走;家庭破镜重圆;学校悄悄改变;社会和谐景象。目前,范县“一封家书”活动还在进行,写家书已经成为范县进行家教家风建设的一张名片。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一封家书”主题活动实施3年,全国117个家校社共育覆盖的区域,共征集到家书200多万封。

“一封家书”主题活动,没有停留在由学校组织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写家书,而是从亲子之间到夫妻之间、晚辈写给长辈、后代追思先人等多个维度,不断拓展参与范围,有效改善了亲子关系、家校关系。

“一封家书”活动使家书文化在手机时代焕发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抓手。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家书涵养美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形成的具有道德约束的行为规范。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较长的时间延续,或代代相传,传承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家风的传承过程中,家书是极其重要的载体,并与家谱、家训、家约、家礼、家规等其他家庭文化载体环环相扣,互为补充,为家风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一)古代家书中的家风

从历史上看,古代士人普遍重视清白家风的作用。在家风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家书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有一封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书《训俭示康》,被人广泛传诵。家书全文长达一千余字,阐述了俭朴持家的道理。司马光强调,“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家书列举了宋代贤人李沆、鲁宗道、张知白等节俭为官、青史留名的佳话,以及卫国大夫公叔发,西晋大臣何曾、石崇等奢侈无度、家败人亡的教训。最后,司马光劝诫儿子不仅自己要牢记俭素家风,而且“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收信人司马康本为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在司马光的两个儿子夭折后,司马康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司马康在事业上也很成功,20岁中进士。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司马康为其检阅文字。后历官山南东道节度判官公事、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官、提举西山崇福宫等。

晚清的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立功、立德、立言的典范,有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传世,影响巨大。《曾国藩家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导子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传承家风。咸丰六年(1856)九月廿九日夜,正在江西统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曾国藩给年仅8岁的次子曾纪鸿写信,教育他“切不可贪爱奢华”。信中说:“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坚守寒素家风,就是曾国藩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在曾国藩家书的教导下,他的弟弟和子侄辈成材者很多,文脉延续数代。

(二)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家风

红色家书是指为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先进群体(主要是共产党员)所写的内容积极向上的家书。它的时间跨度基本上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历史相吻合,涵盖了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家书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于一体,展示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同时又集中体现了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信仰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共产党人的家风既具有忠厚、廉洁、勤俭、读书等传统家风的特点,又有新的时代特点。

1.朱德的清廉家风故事

全民抗战初期,家乡人得知朱德(1886-1976)当了红军和八路军的总司令,纷纷要来谋职。1937年9月27日,朱德给前妻陈玉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说明当时抗日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反映了人民军队领导人清廉的品质。

1937年11月6日,朱德在山西昔阳县又给陈玉珍写了一封信,希望她变卖书籍及家中产业以救济母亲。但朱德内心充满着矛盾,想到陈玉珍作为他的前妻,一个女人十年来支撑四川南溪家庭已经十分不容易,恐她无钱再支持家乡母亲。他感到很犯难,最终他想到了此时在泸州以开药店为生的旧日好友戴与龄。1937年11月29日,朱德提笔给戴与龄写信,希望他接济川中老母:“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 戴与龄接信后立即给朱母寄去200元,使饥饿中的两位老人渡过了难关。

朱德后来成为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并树立了清廉的家风。1965年4月9日,朱德给唯一的儿子朱琦写信说,“现在去蹲点,同群众看齐,同吃同卧同劳动,深入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就这样,朱琦当了一名火车司机,长期扎根在铁路部门基层一线,勤勤恳恳地工作,直到1974年因心脏病去世。

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讲述了朱德的家书故事,指出:“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

2.许英家书传家风

许英,原名许彭山,1938年参加冀中抗日游击总队,1939年在抗大三团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解放军4纵12师35团2营教导员。1948年9月塔山阻击战前,4纵奉命肃清塔山防线之敌,许英和营长李文斌率部收复大东山。27日,许英在战斗中被敌人子弹射中喉咙,战友们要把他抬下去,但是为了完成任务,许英示意不要管他,全营继续进攻。他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时年27岁。战后,营长李文斌为烈士装殓遗体时,从许英衣兜里发现了两封家书,一封写给母亲,另一封写给两位弟弟。

许英在写给母亲的家书中说:“十年的革命锻炼教育了我,我完全明白我这十年的斗争是无比的光荣、伟大,我忍受了一切艰难困苦,在生死的危机情况下进行着顽强的流血斗争,这是为了母亲、弟弟的永远解放。为着母亲的幸福,为着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我情愿以死杀敌,我的光荣正是母亲的光荣,全家的光荣。”因战事直到平津战役后,李文斌才将烈士的家信寄出。家人收到来信如获至宝,却不知许英已牺牲100多天。

多年来,许英烈士的侄子许卓亮精心保存着伯父的家书手稿,致力于挖掘整理烈士的事迹,传承其精神。许英的家书先后被收入《图说红色家书》《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一百位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等图书,并被中纪委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还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等场所展出。许卓亮1979年入伍,1984年入党,次年转为志愿兵,1993年破格提干,多次立功受奖,2010年从北京某部队退休。2018年,许卓亮回到老家河北省饶阳县良见村,在家中老屋的遗址上翻建了一座新房,取名“家史馆”,把许英烈士的家书等相关家史资料陈列其中,作为参观学习、传承家风的场所。

(三)民间家书中的家风

普通人的家风更多注重勤劳上进、节俭诚信、敬老慈幼、和睦四邻、读书报国等方面。在我们所收集到的民间家书中,有许多与家风相关的故事。试举一二。

无锡科普作家王巨榛喜欢家书和日记。1998年11月9日,王巨榛听说家在温州的大姐得病住院,连夜从保存的90本日记中浏览、摘抄,誊写了第一封明信片,次日寄给大姐。三个多月如一日,王巨榛每天给生病住院的大姐书写一封家书明信片,介绍新闻时事,回忆家庭往事,展示浓浓亲情。大姐当时病得无法起身,就托人代读弟弟的来信,每天面对印着美丽风景的来信,沉浸在温暖的手足亲情中。

王巨榛说,记日记和写信已成为他的家风,“翻阅这些家书和日记,种种父母恩情、手足亲情历历在目,激起我阵阵心潮。”全家几代人“上爱下敬、左右相亲,雁行有序,十分和睦”。

家书作为家人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寄托着浓浓的亲情。有人主动利用家书营造一种家庭文化,在一行行的文字中,在一页页的信笺中,无言地传承着家风。

年逾八旬的陈长年先生谈起母亲半个多世纪前的家书,仍然非常感慨。那是1960年三八节前后母亲冯忠莲写给他的三封家书 ,当时母亲借调故宫古画临摹室,受命复制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这几封家书记录了她当时的工作状态,反映了对子女无私的爱。作为有才华的女画家,冯忠莲甘愿放弃创作,投身临摹事业,爱岗敬业,不慕虚华,视名利如身外之物,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为国家和后代留下了一件件精彩的古画摹本。几十年来,陈长年一直把母亲的家书当作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把母亲不慕名利、献身古画临摹事业的精神品格作为家风。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在这种家风中受到滋养,把母亲那一代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武汉,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谢慕兰老人,年轻时就酷爱家书,喜欢读《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名人家书,也喜欢给家人写信。写信、复信不仅成为她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之初,30年间谢慕兰共保存家人之间的往来书信近两千封。1999年在谢慕兰七十生日之际,四个女儿整理出版了老人珍藏的家书,把一套装帧精美、散发着墨香、三卷五本170余万字的《慕兰家书》送给母亲。谢慕兰老人是幸福的,她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回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儿女成才,孝敬父母,其乐融融。2021年,她的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家书与家教、家训、家风紧密相连,互为交叉,是涵养美好家风和进行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和有效途径。家风建设更是与社风、民风、政风、党风、国风紧密相连,关系重大。


 

家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学术研究价值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包括文化遗产价值,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等综合教育价值,弘扬优良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家书不仅是值得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的档案资料,而且是一笔值得利用的文化资源。

家书的时代价值突出体现在家庭文化的建设中。首先,现存家书是家庭文化的实物载体,是传家宝,其中保存着家庭的历史,寄托着家人的情感,应妥善保存,系统整理,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其次,倡导家庭成员通过家书进行交流,增进理解沟通,破解家庭教育难题,化解家庭矛盾,有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再次,长期坚持写家书,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兄弟友爱的家庭亲情氛围,有助于涵养美好家风。

作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家书的独特性在于其内涵丰富。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且具有连续性、故事性、情感性等,而且是开放的、可实践的、与时俱进的。上文提到的司马光、曾国藩等古代士人家书,革命领袖和先烈的红色家书,以及戴宏杰、戴宏力兄弟家书,姚馨丙老师家书、慕兰家书等属于传统家书,显示了经典家书的力量。最近几年产生的抗疫家书和冬奥家书等,绝大多数是电子化的,经新媒体传播而广为人知,虽然失去了私密性,但是感动了更多人。“范县家书”采用了传统的书写形式,创新了传播方式,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实际上,不管家书的形式怎样变化,其内容和情感永远不变,那就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和对家人醇厚的亲情。只要坚守家书的核心理念,传递真诚和爱,坚持在家书中书写真善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能实现优良家教、美好家风和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

 

张丁,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研究馆员、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