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

书信教子显家风——毛泽东家书选析

汪建新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庭,有着同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悲欢离合,更有着5000 年中国传统文化和20 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毛泽东曾有过十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三个男孩,贺子珍生了三男三女,江青生了一个女儿,但和毛泽东一起生活过的只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作为父亲,毛泽东曾一次又一次地承受失去子女的打击与痛苦,他也难免对子女们心存亏欠,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更多的父爱以求弥补。

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在家风家教方面堪称典范。从毛泽东和子女们之间的书信往来、日常谈话和生活琐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父爱博大而深沉,绝无溺爱或娇惯。他在家风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三有”,即有教、有爱、有严格要求。“吃苦、求知、进步、向上”是毛泽东教育子女的基本准则。他关爱孩子们的健康与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更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毛泽东教育子女的故事很多,家书是毛泽东教育子女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他曾经给子女们写过数十封家书,其中一并或单独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书信就有十来封。这里侧重解读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给远在苏联的毛岸英、毛岸青的三封家书,以期管中窥豹。


一、相隔千里,鸿雁传书

毛岸英、毛岸青,是毛泽东的长子和次子。毛岸英生于1922年10月24日,毛岸青生于1923年10月23日。作为革命家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儿子,毛岸英与毛岸青从小就注定了要经历磨难。1930年10月,8岁的毛岸英和母亲杨开慧、保姆陈玉英一起被捕入狱。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反动派杀害,毛岸英、毛岸青永远失去了生身母亲。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毛岸英和保姆获释出狱,但国民党特务仍对板仓杨宅进行监视,毛岸英兄弟处境危险。

1931年,外婆向振熙和舅妈李崇德将毛岸英、毛岸青送到上海毛泽民夫妇身边。他们因为工作繁忙,只好将毛岸英兄弟交给中国互济会所办大同幼稚园抚养。1932年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迫解散,毛岸英兄弟居无定所,流浪街头,靠卖报、捡破烂、帮人推人力车维持生计,受尽富人的白眼和流氓的欺凌。一次,毛岸青听到报童叫卖毛泽覃在苏区牺牲的消息,用捡到的白粉笔,在电线杆上写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遭到特务巡捕的毒打,两耳失聪,留下了脑震荡的毛病。毛岸英、毛岸青过了5年流浪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看电影《三毛流浪记》,毛岸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感慨地说:“那时我和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和三毛相比,除了偷、给资本家当干儿子外,其他几乎都经历过。”

毛泽东时刻牵挂着岸英他们,长征一结束,他就安排人寻找儿子。1936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找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随后又托张学良东北军的部下、义勇军总司令李杜,利用他出国到西班牙考察的机会,带毛岸英兄弟俩到了法国巴黎。1937年初,毛岸英、毛岸青到了莫斯科,起初他们住在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宿舍,学习俄语。之后,他们进入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后又转到共产国际第一儿童院学习。毛岸英化名杨永福,毛岸青化名杨永寿。兄弟俩还各取了一个苏联名字,毛岸英叫谢廖沙,毛岸青叫戈勒。这时,在陕北的毛泽东时常眺望着西北方,思念牵挂着远在莫斯科的毛岸英、毛岸青。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转眼到了1938年初,毛岸英托人将兄弟俩的照片带给父亲。看到照片上结结实实的两个小伙子,毛泽东喜出望外,久久凝视,热泪盈眶。父子分离已经十年!看到饱经苦难的儿子在逆境中成长起来,毛泽东又多少感到欣慰。1938年3月4日,因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立即提笔给毛岸英兄弟写信。这是目前所见毛泽东写给儿子的第一封家书: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你们的照片,十分喜欢。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企盼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祝你们健康,愉快,进步!”

这封信之后,令毛岸英、毛岸青兄弟更加欣喜的是,一个月后,毛泽东委托去苏联治疗眼疾的刘伯承捎信给他们,还随信附了一张照片。毛岸英、毛岸青看到父亲慈祥的面容,心中说不出的高兴。随即,他们又给父亲写了回信。自此以后,鸿雁不断。他们的每一封来信,都给毛泽东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慰藉。

毛岸英在来信中,常向父亲汇报自己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情况。1939年8月26日,毛泽东又给儿子写信:

“岸英、岸青二儿: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欢喜!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收到否?来信告我。下次再写。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给毛岸英兄弟写了一封较长的信,对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岸英、岸青二儿: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相片本、单张相片,而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我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这封信是毛泽东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最长的,随信还附有一张书单:“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记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蛾眉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传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毛泽东还特别注明:“这些书赠岸英、岸青,并与各小同志共之,由林彪同志转交你们。”


二、深深关切,浓浓父爱

上面提到的三封家书,是迄今所见毛泽东一并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三封信。当时,毛岸英、毛岸青都远在苏联,毛泽东把对儿子所有的思念、牵挂、关心、希冀都倾注笔端,千言万语道不尽。仔细品读这三封信,用词、语气、态度和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父爱沁人心脾。

信的开头,“亲爱的岸英、岸青”“岸英岸青二儿”“岸英、岸青二儿”,看似平淡,却是毛泽东积蓄已久、发自肺腑的声声呼唤,声情并茂,一种难以掩饰的亲近之情扑面而来。“时常想念你们”“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实实在在的话语浸透着毛泽东内心的思绪与酸楚。毛泽东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与亲人长期分离,更何况妻子已经牺牲,毛岸英、毛岸青曾经一度失散,如今又远在异国他乡,对儿子的不尽思念便成为毛泽东挥之不去的心结。

“知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你们的照片,十分喜欢。”“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欢喜!”语句短促,感情真挚、一气呵成,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对儿子的眷顾之情跃然纸上,他的幸福感觉就像三月里开冻的河流,虽不闻涛声,但滚滚奔涌,势不可挡。

毛泽东对儿子的思念,具体表现为对他们状况的牵挂。儿子的来信叙述生活的种种情形,可谓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使毛泽东的挂念得以释怀。“现因有便,托致此信”,毛泽东紧紧抓住能够与儿子互通书信的便利机会。“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这不是客套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企盼你们来信啊!”语意直截了当,语气热切诚恳,甚至显示出迫不及待的心情,足见毛泽东对儿子的关切之情是何等的强烈。

毛泽东心目中的儿子,还是儿童时的模样,能不断收到儿子的照片,看见他们长大成人,更是让饱受多年思念之苦的毛泽东喜不自胜。毛泽东信中说:“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相片本、单张相片,而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毛泽东未解释为什么没有回信,客观的原因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处境极度困难。毛泽东毕竟事务繁忙,难以及时写回信,更无法做到每信必复。毛泽东深知儿子也渴求父爱,对此也心怀亏欠,感觉“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悬念”一词,表明了父子之间的息息相通。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也总是如实地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儿子:“我的情形还好”“我还好”“我的身体今年差些。”

“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毛泽东时时关注着儿子的生活情形,更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得知儿子“有进步”“你们长进了”,毛泽东特别高兴,总是精神为之一振,表现出“十分喜欢”“十分欢喜”“很欢喜的”,表达父爱的方式如此直白,不加任何掩饰。毛泽东对儿子的关怀是深沉的,又是具体的,不断地观察和关注儿子的每一点进步。从来信中,毛泽东看到“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非常欣慰,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

1930年2月初,毛泽东曾在江西省吉安县渼陂古村一幢名叫“唯吾德馨”的清末民居居住和办公,屋内书斋的照壁上有一副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这副对联俨然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给儿子写信时,很自然地会提到读书的话题。他在信中写道:“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毛泽东酷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又从不自满。他对无暇读更多书而深感遗憾,对儿子生发出“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的羡慕。这是他对自己无法专注于读书学习的由衷慨叹,更是对儿子莫负韶华时光、潜心读书学习的谆谆告诫和鞭策。


三、殷殷告诫,谆谆教诲

1940年秋,苏联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与伊万诺沃第一国际儿童院合并,毛岸英兄弟同大家一起迁往距莫斯科300多公里的伊万诺沃市。在苏联学习的3年多时间里,毛岸英、毛岸青学习成绩优异,进步很快。毛岸英更是显示出很高的组织才能。他善于演讲,对于时事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人物传记、战争战役回忆录等。毛岸英还和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业余读书学习小组。由于表现出色,加入共青团不久的毛岸英在儿童院进行共青团支部改选时,被推选为新一届团支部书记,以后又当选为儿童院所在区的共青团区委委员。

在来信中,毛岸英也不由自主地和父亲谈论起了他所热衷的政治。但毛岸英没有意料,毛泽东非但没有对他热衷政治的举动表示赞扬,反而是郑重其事地提出了不同意见:“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这种说法出自政治家毛泽东之笔,多少折射出作为父亲的毛泽东对政治的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态。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关心政治、热爱政治、从事政治,但给儿子的建议却是“少谈些政治”,这在毛泽东的文稿中实属罕见。临近知天命之年的毛泽东或许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沉浮中得出了某种感悟,他深知政治的敏感性和复杂性。毛岸英他们身居国外,所接触的只是苏联的政治,对中国的政治还不甚了了,而他们最终是要回国的,过早过多地谈论政治可能流于清谈,难免隔靴搔痒。当然,毛泽东并不是要儿子不问世事、不问政治,他也强调“政治是要谈的”,但必须等到有了真才实学和真本领之后。这样再谈政治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毛泽东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儿子在加强学习、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顺学科结构,把握好知识结构的先后构成。毛泽东觉得自己尽管读的书不少,但在自然科学方面显得匮乏,故而特意提醒孩子们引以为戒:“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毛泽东叮嘱岸英他们:“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这种建议,真可谓肺腑之言和金玉良言。

毛泽东在信中提到:“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话时,将其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创作欲望不浓、诗词作品不多的佐证。这纯粹是一种误解,显然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诗词成就缺乏深入的了解。事实上,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创作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四言诗·祭黄帝陵》《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七律·重庆谈判》《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等作品。延安时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成就,仅《沁园春·雪》一首就无与伦比,堪称是毛泽东诗词创作走向巅峰的时期。

毛泽东没有满足儿子的愿望,并不是“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那样简单。毛泽东没有给毛岸英写诗,回信中也没有谈到诗词修养问题,深层的原因是:毛岸英童年没有机会进学堂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和熏陶,随后又生活在异国他乡,汉语水平都欠缺,更别说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力了。从毛泽东随信寄给岸英他们的书籍目录中,似乎也不难推断出毛泽东的这种顾虑。

毛泽东在信中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我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很显然,毛泽东要求儿子努力读书,不只是口头说说,而且积极创造条件,精心挑选图书。毛泽东挑选的21种60册图书,不仅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还包括武侠小说和经济地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在这些书中,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占了很大比重。而《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等书籍,是当时国内出版的史地教科书。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是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籍,毛泽东认为这本书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

通过这个书目可以看出,毛泽东希望岸英他们虽然身在苏联,应当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现代科技知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将来回国后能够为国家的革命和建设贡献力量。而当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悍然发动“皖南事变”的时候,斗争形式十分严峻复杂,毛泽东不厌其烦地给儿子选书寄书,足见伟人对下一代成长进步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毛泽东关心儿子,不仅体现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体现在处世之道和人格修养方面。毛泽东提醒儿子:“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毛泽东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恭维与抬举的好处与坏处。作为毛泽东的儿子,别说在国内,即便在苏联,身上也有着某种特殊光环,一不小心就容易滋生清高、自负、孤傲、优越感等等坏毛病。毛泽东要求岸英他们谨慎地看待人家的恭维,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为人处事,以正确的姿态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力戒自满之气,得意忘形”。即便是给儿子寄书的时候,也特别说明:“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这些书赠岸英、岸青,并与各小同志共之。”这一方面说明,毛泽东不仅爱护自己的孩子,也非常关心在莫斯科的所有中国的少年儿童,这也在无形之中教导孩子关心他人和集体,能够与别人友好相处,“共享”毛泽东的那份关爱。

毛泽东对毛岸英、毛岸青的关心、教育是严肃认真的,但也是和蔼可亲的,他将自己放到与儿子平等的位置上,充满着平等民主的气氛。毛泽东坦言:“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主动权在他们自己手上,毛泽东信中说了那么一堆要求,却又明确表示“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不干涉孩子的独立思考与选择,显示出一代伟人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博大胸襟。这种口吻,只是把自己的教导当作建议,完全不是严父教训,倒更像是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探讨和交流,“祝你们健康、愉快、进步!”“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望你们更好。”这是毛泽东对儿子的最大心愿和期望。

总之,真实与真情,是这三封家书的基本特色。毛岸英兄弟自幼饱经磨难,毛泽东极力弥补对他们的亏欠。毛泽东表现出的细心和柔情,并不亚于一位慈祥的母亲。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他绝不因此而疏忽当父亲的责任。对毛岸英兄弟的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他都一一过问、谆谆教诲。这三封家书简洁明快,言简意赅,既有为岸英、岸青的进步而欣喜,又有对他们近况的牵挂;既有对他们学习的鼓励,又有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望。三封信平易而不失庄重,威严而不显强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循循善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在苏联的岸英兄弟的不尽思念和深切关怀。这一封封千金家书,寄托着一个伟大领袖和父亲对孩子的温情和关爱,也一步步地见证了岸英兄弟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汪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